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

在落地之處開花 (渡邊和子)


人不論在何處,都能尋找到自己的幸福

我在快三十歲的時候決心進入修道院。後來,修道院派我到美國進修,進修後又任命我取得學位,三十五歲的時候回到日本。接著下一個命令是派遣我到岡山聖心清心女子大學執教。第二年,第二代校長突然去世,沒想到我隨即被任命為第三代校長。那時,才三十六歲。

對在東京長大的我,岡山完全是未知之地。還有,這所大學的校長,第一代、第二代都是七十歲後半的美國人。我並不是該校的畢業生,而且我的年齡還不到前任校長們的一半。無論周圍的人和我自己,都感到困惑不已。


在修道院這樣的地方,無論你感到如何毫無道理,也是絕對不能違背上面的命令的。我也覺得「這是神的意旨」,於是就遵從了這個指令。

生疏的土地加上意想不到的職責,未曾經驗過的事物不斷湧來。這一切都是與我當初所想的修道生活,有天壤之別。在不覺之中,我變成了一個「不理我族」。為什麼「不跟我打招呼?」,為什麼這麼努力也「不體恤我一下?」,為什麼「不明白我?」等等。

當我喪失了自信,甚至走頭無路想離開修道院的時候,一位傳教士送給我一篇短短的英文詩。詩的頭一行寫著一句話:「在被安置的地方開花吧」。

我被安置在叫岡山的土地上,站在校長這個容易受批評的立場,他大概是不忍心看到我苦不堪言,才遞給我這首詩的。

對,我改變了。在被安置的地方抱怨不平,看別人的臉色覺得自己幸或不幸,那我只能說是一個環境的奴隸。既然做為人,無論被安置在哪裡,就在那裡成為環境的主人,讓自己的花綻開。我之所以能這樣下定決心,是由於自己感覺到「我要改變」,才真正改變。


「在被安置的地方開花吧」的後面接著寫著:「在落地之處開花並不是無何奈何。那是要證明上帝安置你在這裡是沒錯的,祂要你以笑容幸福地生活,讓周遭的人也獲得幸福。」



從此,我與「不理我族」的自己訣別了。我變成了會先向學生們打招呼、以笑臉迎人、會說謝謝的人了。真不可思議,如此一來,無論教職員或者學生們,竟然也漸漸變得開朗與溫和了。「在被安置的地方開花」這種生活態度,不僅是我自己,連學生與畢業生們也都被影響了。


澳門耶路撒冷之城
Website: coj-macau.com   E-Mail:coj@macau.ctm.net
Tel:853-28529277       Add: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
仁愛建家,公義興國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