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

【張漢業牧師: 晨更不是「選項」而是「必修」!】 

他曾因身體因素,暫停教會個月晨更 卻被神提醒:祭壇的火不能停
基督教今日報】  2016/10/24 21:47 記者 / 林胤斈 台北市報導

這天,是許多人都會拿來補眠的周六,但清晨6點半不到,就看見數位青少年在一樓列隊、充滿精神的歡迎每位參與晨更的弟兄姐妹。步上階梯、走進台北純福音教會會堂,裡頭已坐滿2/3,更不斷有人加入;這群人不分男女老少,都專心一致的敬拜神。

這場聚會不只在台北的會堂,更透過轉播,連結雙和、淡水、林口、新竹、台中市中心、台南、高雄信心、上海、六安、韓世大、畢士大等11處純福音教會的據點。他們的晨更固定於每周二至周五的上午6點半到7點半舉行;每月一次的「神蹟晨更禱告會」,時間同樣是周二到周五;而每年寒、暑假各一次的「耶利哥晨更禱告會」,則為周一到周六。

「教會實施晨更20多年了,從起初10、20個人,至今全台有3、400人一起連線。」台北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漢業分享。


「清晨」是神特別的祝福時刻 
「晨更」為什麼這麼重要?「因為耶穌給我們做了美好的榜樣。」
次日早晨,天未亮的時候,耶穌起來,到曠野地方去,在那裡禱告。(馬可1:35)

張漢業提到,晨更不僅是個發現軟弱與極限的時刻,更是神祝福的時刻。他分享,嗎哪是在清晨時賜下,耶利哥城倒下、紅海的分開也是清晨的事;希西家王打敗亞述18萬5千人的時候,亦是夜間至清晨的時間。

「所以清晨有神特別的祝福,也是一天的開始,清晨得勝的時候,一天就會得勝!」

他認為,晨更是基督徒承認自己「很需要神」、「敬畏神」的一種方式,因此,韓國6萬間教會「每間」都有晨更。對此,世界最大教會─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4月接受本報專訪時也曾表示:「若是要成為牧者、在韓國牧會的話,一定要『早起』!」

「晨更不是教會的『選項』,而是『必修』!」張漢業說。
多年來致力推動訪韓聖會的他也見證,許多弟兄姐妹在訪韓時,特別容易在「晨更」遇見神,使得許多牧者回到台灣後,也開始在自己的教會推動。

我覺得,晨更是改變「教會屬靈空氣」非常重要的關鍵。

假如一個基督徒可以清晨就來到神的面前,我覺得一切事情的難度不會太大;既然他可以來到晨更禱告,再怎麼大的問題,一定可以得到突破和改變。

要有更多有能力的服事,先要更深的與神交通。


打破「夜貓子」文化 成為「優先親近神」的屬靈人 
但台灣的「夜貓子文化」根深已久,一旦習慣晚睡,早起就更加不容易。張漢業如此回應:

我常有個口號是「要打破台灣夜間的文化,要進入到清晨的文化」,就是幫助弟兄姐妹能夠成為「清晨型」的人生。

日本有本書提到,98%的成功企業家都是「清晨型」的人,在屬靈上也是如此,越是屬靈的人,越會善用清晨的時間。最重要的理由是,讓弟兄姐妹天天倚靠神。

政府也配合晨更,韓國是4點多就有公車發車了。所以我也這樣想,假如台北市有100萬人晨更的話,看看公車、捷運會不會開!

祭壇的火不能停! 晨更「不是」有也可以、沒有也可以 
張漢業坦承,教會推行晨更20多年來,也曾因自己身體不適,「暫停」6個月之久。「可是有一天,神就透過利未記6章1~8節的話告訴我:『祭壇上的火要常常燒著,不可熄滅。』讓我再次確定─晨更不是『有也可以,沒有也可以』,而是藉著我們的禱告,保護這個教會和弟兄姐妹。

因為當祭壇的火非常火熱的時候,就會保守看顧教會的會友,就好像以色列人好好敬拜神的時候,就沒有災難、沒有降災禍。」奇妙的是,當他不以自己身體的需要為優先、先堅持晨更時,身體的軟弱就得醫治,反而更加健康。

因此他認為,當每個人、每間教會都親身經歷晨更的恩典時,就會成為推動的最大動力;他也期待有異象的神的僕人,能在教會策略性的推動,幫助每位弟兄姐妹將一天最重要、最不被打擾的時間,「優先」與主交通,以此開始一天的生活。

期待有一天,能有許多的教會聯合,單單舉辦「晨更」聚會,那份影響力和復興會更快!

訪韓見證-信心就是將來的看見

「訪韓」 是一位好姊妹分享她的見證時聽過的,直至2010年神為我預備了假期參加了我的第一次訪韓,我原是抱著去見識一下的心態。到了山上,我想不到我可以七餐不吃東西,還可以整天投入的敬拜,聽了很多講道,當時領受最深是我對神有信心,這信心就是將來的看見。

記得第一天晚上,幾個姊妹一起去禱告山禱告,我將我的不孕問題交給神,求神醫治,並承諾如果有了BB,到BB 三歲時會一起回來感恩,並且相信神已給了我,我等候祂的時間;回來後差不多一年了,又到2011年報名訪韓的時間,姊妹問我去不去,現在我還沒有懷孕,婚姻還走到了盡頭,我還要去嗎?心裡好像有這埋怨神,幾天來一直想要不要去,直至聽到有聲音問我,哪你是不是不要你的神呢?我想了又想,無論我是否有BB、丈夫,我也相信神愛我的。於是我回覆我要參加訪韓。

第二次參加訪韓,我帶著感恩和單單與神親近的心到禱告山去,同樣也是第一天晚上,和姊妹一起去禱告,就是感謝神又給我機會來到當中,因我相信神祢已賜下祢的產業,我將我的婚姻一并交給神,當我流淚呼求時,祂賜下平安;讓我有更大的信心相信,凡仰望祂的必不至羞愧。

回來後,醫生告訴我,我的子宮肌瘤太大了,會影響我的身體,建議我把整個子宮切除,我跟醫生說:「我還沒有心理準備」,醫生說:「那給你半年時間吧!」我回答說:「可能會有奇蹟呢?」當時我的心很沉重,但我不知道自己為何會說這話。一個月又一個月的過去了,心裡也越來越焦急,且要將事情告訴丈夫,雖然我們的婚姻已出現問題,但也應該給他知到,有一天我禱告後就決定跟他講,我邀請他一起求神醫治,他竟然願意,我們更是一起流淚的禱告,我真沒有想過!

月經週期差不多了,兩天少量出血,停了兩天,又再流血,為什麼會這樣呢?身體又很累,為什麼跟以往不一樣呢?於是我試試驗孕吧!我真不敢相信,真的懷孕了,真感謝神的憐憫臨到我的身上,感恩不斷......

因不斷的出血,需在醫院休息,我在醫院裡住了5個月,在醫院裡信心的考驗更大,用眼淚和禱告來渡過;剛開始時,醫生說懷孕指數不好,可能是宮外孕;當排除了宮外孕時,醫生說受精發育不好,後來還出現了第一次大量出血,醫生問我,你還要保留BB嗎?懷孕4個月時,流出了血水,醫生懷疑是穿了羊水,還說當晚BB可能要出來了,但他這麼小,是不能生存的;神的保守渡過了這一夜;再過了2週,驗血報告出了,他是唐氏BB的機會很高,醫生勸我拿掉這BB,我說我要保留,醫生就要約見我的丈夫,要我們再三考慮,護士也來勸我們,我的丈夫不想要BB,我又要尊重丈夫的意見,在這絶望的環境下,我不得不懇切的流淚在神面前,我說神啊!走了這麼多路,從無到有,一直經歷祢的保守,直到現在差不多20週了,真的要把BB拿掉嗎?但我知道神說不可殺人,我不敢違背神的誡命,就算賠上婚姻,我也要做神喜悅的事,我已決定要養育神給我的產業,我不斷的流淚,當我的心在痛時,心裏有聲音說:「不是我說的」。心裡馬上明白神的回應,很感謝神給我的應許,心裏滿有平安,恐懼馬上離開我了。

產後約見了一位婦科醫生,她說了三次的奇蹟,你可以自然懷孕,不是一般的好運,是奇蹟!你可以懷孕到40週,是奇蹟!你可以自然分娩,是奇蹟!


2015年我遵守承諾,帶著我三歲健康的兒子來到禱告山,向神還願。我未懷孕時,聽其他姊妹分享她們的見證時,還會懷疑神蹟會在我自己身上發生嗎?原來神蹟就是這樣的真實,信心就是將來的看見。神讓我經歷神祂的大能和奇妙,我相信每一位同樣能經歷屬於你們的神蹟。


CAT

2015年9月  (澳門)




澳門耶路撒冷之城
Website: coj-macau.com  E-Mail:coj@macau.ctm.net
Tel:853-28529277      Add:澳門文第士街39號A地下
仁愛建家,公義興國!

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

【潘劉玉霞:就是那一刻,就是在這裡,種下對國家和列國轉化異象的種子】

一顆悔改的心給她力量 晨禱如雪球般滾進22國 之後職場、婦女、青年、晚間祭壇都興起

摘自 :【基督教今日報】2017/02/08 20:15
記者 :  張嘉慧  亞洲報導

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,是大有功效的。-雅各書 5:16


28屆的「訪韓聖會」,到底影響了多少的台灣教會牧者及國度性領袖?這次在韓國捕捉到的身影是她-全國禱告網絡總幹事:潘劉玉霞牧師。訪談時間,逢最新一期台灣《教勢報告》甫出爐,「最近朱三才牧師做的市調,看見台灣基督徒人數『再上漲』,這幾年我覺得還是跟『禱告』有很大的關係...」

身為「全國禱告網絡」總幹事的潘劉玉霞牧師,為台灣及海外致力佈下禱告「網絡」及「祭壇」的領袖代表,並時常傳講國度性及列國轉化的信息。再次舊地重遊、站在訪韓的這片土地上,喚起她憶及,有一顆異象的種子,始於這裡,當時的一幕情景,觸動她不自覺地淚流滿面,「我開始領受了對整個國家跟列國轉化的(異象)種子,在我的裡面。」


「就是那一刻、就是在這裡。」一面國家旗子 讓她不住淚流滿面,初次訪韓,將她與「國度、禱告」的命定更緊地繫在一起

時間倒轉回近20年前。這一幕,轉開潘劉玉霞對轉化國家與國度負擔的門把。這是她第一次來到訪韓聖會,在韓國禱告山會堂裡,「那個時候真的是我是第一次禁食那麼多天-7天,記得我那時手腳都已經軟了,當大會在報告列國,最後時歡迎列國進場,我記得,每一個國家國旗進來時,都是哇、尖叫、很HIGH...」在列國的介紹中,所有國家人民都是狂歡、自信、驕傲地迎接自己國家的國旗進場。

但當中華民國國旗進來時,「我感受到,我們喊不出那種自信心,喊不出那種偉大,喊不出對它的肯定;多了一點哀愁,多了一些壓力,多了一些不明的沉重在我們裡面。」所以,當我們國旗進場時,「不知道為什麼,我就一直流眼淚;那個時刻,我突然間覺得,它好像是一個千瘡百孔的中華民國。」因此,她向主呼喊:「主阿,祢要來救這個國家!」也是這個時刻,生出了轉化的力量。

猶記得那一刻,當看到國旗時,「我覺得好像有什麼事情改變了我的心,我心裡有一種很大的負擔在我的裡面,我覺得應該要看到這面國旗、甚至是這個國土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面向,我們能夠喊出自信、能夠喊出我們的命定、喊出我們的熱情、我們的未來;我覺得我應該盡自己的力量,來愛護這個國家,於是種下了一顆種子在我心裡面。當我這麼想的時候,我發現我真的是淚流滿面,直到如今我才想起來,就是那一刻,就是在這裡,我開始領受了對整個國家跟列國轉化的種子,在我的裡面。」

這無關意識形態、無關政治立場,乃是,「我們應該要這麼驕傲,畢竟我們是活在這塊土地上,」潘劉玉霞認為,在此面向上,基督徒應該起來,因我們若不能「愛地上的國」,就不知天國如何降臨在這個地上、就會打高空炮,「但其實天上跟地上是相連的。」20年前的造訪,開啟了潘劉玉霞與訪韓之間的旅程。途中經歷的風景,將她與「國度、禱告」的命定更緊地繫在一起,更如灌以膏油般,擴大禱告火炬的熱度與幅員,使其越燒越旺。


一顆悔改的心 讓她做了這個動作。至今,晨禱的雪球越滾越大 滾進全世界22國

時間拉回到20年後。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曾說,「韓國教會對世界的貢獻,就是『晨更禱告』」,且,「韓國有6萬間教會都做晨更,因著清晨的禱告,教會越健康、越得著能力。」反觀台灣委身每日晨禱的教會,仍佔少數比例。

2015年,全國禱告網絡推動「全國57晨禱」-早晨「05:00-07:00」晨禱,至今,已帶動全世界22國家同行,並寫下無數雲彩見證。「全國57晨禱」幕後推手,正是潘劉玉霞牧師;此想法,源自一顆「悔改的心」。

約兩年前,趙鏞基牧師來到台東時,「我正好有機會和他坐在同桌,我就問主辦的牧師,你請趙鏞基牧師來,有沒有問過他,到底覺得台灣怎麼樣?他說,我們把東西弄太複雜了,其實只要『禱告、禱告、再禱告』就好。」

於此同時,突然間,潘劉玉霞就在想,「我們是不是推很多禱告,也有很多禱告特會、禱告研習會,禱告半天,可是弟兄姊妹回去都沒有禱告;我們禱告的課題其實不會少,可是並沒有『落實禱告』。」換句話說,我們可以上許多如何生孩子的課,但半個孩子都沒有生;或是上一堆烹飪課,可是沒有煮過半道菜。「所以隔天,我自己就下定決心;特別是我聽到他們講到-早上起來晨禱。」

那一天,她和趙鏞基牧師講完話,就立志要先「身體力行」。「而且我有一個很大的悔改,我雖然是禱告網絡總幹事,可是我從來沒有去想過『晨禱』這件事。我從神學院開始,就立志要晨禱,但從來都沒有起來過;可是那股力量,給我很大動力,我隔天就開始起來晨禱。」晨禱完後,神和她講了一些話,隨後,潘劉玉霞把晨禱的訊息想法,拋在其教會全職同工的Line群組上。

「第一天很安靜、第二天也很安靜,我也丟到全國禱告網絡的牧師群組,都很安靜;第三天突然間、有人寫『早安』,我覺得很有『生機』,然後慢慢就第二個牧師、第三個牧師…;直到現在,這麼多人開始願意起來晨禱。」

因觀察到,「距離」會影響人至教會參與晨禱的意願,「一定要解決距離的問題,」所以「全國57晨禱」採「Line」管道推動,以此打破地域限制、解決距離攔阻。
不只有晨間禱告,「之後,我們開始有職場祭壇,每周一到五、中午12點10分到1點;然後有婦女的祭壇、青年的祭壇;從2016年5月1日開始,有晚上的祭壇(守夜者祭壇)、10點到11點,都是全台灣、18個縣市,通通都在一起;包括連結到海外的晨禱,就22個國家。」

這些不間斷的築壇獻祭,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,禱告火力越燒越旺,著實看見明顯轉化浪潮,聖靈更新與醫治的工作,已在許多個人、家庭、職場、教會及城市帶來突破。為更多加深、擴大禱告的量與時間,讓整個台灣進入更大的突破與轉化,其也依從神話語的教導,一步步往前推進,加深信徒禱告的深度與量。「很多的效應,不能否認就是從這個根基(與韓國連結)開始,而且它一直都存在。」


一份傳遞火熱,讓她回來當講員,延續澆灌大格局的使命-鼓勵眾人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

在禱告山,從一個坐在台下的被點燃者,到如今受邀為講員,成為點燃他人生命的講者,潘劉玉霞幾次回到訪韓聖會,不是存當講員的心態,而是帶有使命。「過去很多個人問題,如癌症、婚姻醫治,太多太多的見證,包括教會突破,幾乎都是從這地方來,我也真的覺得,聖靈現在的工作、在針對國家的部分,所以我盼望神能夠帶領整個韓國禱告山、台灣,能夠真的看到『國家跟國度』的重要。」

潘劉玉霞指出,許多基督徒到現在的「禱告格局」,大多還是關乎「自己的事」。意即,多為一點別的、或鄰居禱告,似乎還是不可能,因為根本也沒有負擔。但是,「禱告是一個『先驅』,你會為鄰居禱告時,你就會愛鄰居,你為老師禱告,你就會愛老師,你為同學、為同事禱告,都是一樣。」禱告的力量很特別。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在這方面突破,都是一直為個人禱告,很可惜。

「人的需要永遠不會止盡,所以有時仇敵也會擺很多需要讓你去禱告,你就沒有時間為別的禱告,但是神很奇妙,你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其他都加給你。但是我們都反過來,我們花很多時間求自己,國度的事沒有人要去禱告。」有人會說,自己都管不了、還管到國度?也有人會覺得說,我家都顧不好了,還能管國度嗎?我教會都管不好、城市都管不好,還能管國度?怎麼可能?心會不會太大了,一下子就做到國度?這都是人講的,若照著神講的-祂說,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。

「事實上,本來神給我們的,就是很大的。」潘劉玉霞期待把這樣的觀念帶給弟兄姊妹們;若基督徒沒有大格局的心胸,我們在地上的權柄就會越來越小,追求的都只是一些耗弱的事。「其實禱告跟福音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,」這一次來到訪韓聖會,她也有一個很大的禱告。原本會擔心向弟兄姊妹傳講的信息,會否不是他們想聽的。「中間的拉鋸戰其實蠻大的,所以我也花很長時間,求主能夠打開這個門。」

她提及,據最新一期台灣《教勢報告》資料指出,台灣基督徒人數持續增長,「這幾年我覺得還是跟禱告有很大的關係」,而且,不只局限於過去的樣子,意為,「建立祭壇這件事,已經很廣泛的被接受,」並且大家還在摸索如何做得更好。這幾次受邀成為講員,特別傳講同一類的信息,就是如何歡迎神的國度來轉化國家;如何築祭壇;如何來落實神在我們中間、住在我們裡面的大能;每個人能活出神的標準,讓神國的文化,成為我們國家的文化;讓神國的價值觀及優先次序,成為我們在這個地上最重要的文化和價值。

這個期待,就如同她最初來到這裡,被神點燃一樣。她也深深渴望將這顆種子,播種在所有與會者心中,使其生根、發芽、茁壯。「世界上的政權有一天都會過去,只有主的國是永遠長存的。」基督徒不是只有關心自己的事、自身教會的事,但願每個人都能領受國度的異象,這並不是一個高不可及的異象,她也相信,這是時代性的信息,聖靈一定會做成這份工作。「讓我們一起迎接聖靈在時代性的啟示和信息,就是願神的國降臨,神的國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國家當中,真實的經歷轉化的大能。」

禱告的心有多大,你能做的事就有多少。-潘劉玉霞




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

【張茂松:訪韓,不是泡一次聖靈的澡】




《訪韓現場專訪》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祈禱院 從上世紀引領「禱告風潮」直到如今!

摘自【基督教今日報】2017/01/17 17:17 記者 / 張嘉慧 亞洲報導 



禱告,是基督徒最重要的權柄及生活之一,而這裡,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祈禱院。
它聚集全世界的信徒,從天未亮、黎明到黑夜,從這裡傳出向主呼喊的禱告聲音;
它帶起禱告運動的風潮,從上世紀直到如今,從這裡寫下一間間教會復興的故事;
在這裡看見的每個身影,有專心尋求的渴慕、懇切的眼淚、直衝耳際的禱告聲量;
它是,奠定「神蹟、復興、建造、生命」的屬靈影響力 - 韓國崔子實紀念祈禱院。




每年參與訪韓的信徒,絕對會造訪這裡。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,就站在這片土地上,談及訪韓運動帶給他的更新、感動,以及對台灣一些教會的深遠影響。



張牧師說:「這座祈禱院從40年前開始,當時是在崔子實牧師心裏頭的一個異象,沒想到現今它變成了『全世界最有影響力』的一個祈禱院,引領整個禱告的風潮。可以說20世紀70、75年以後,禱告風潮是因著這座山,把它帶起來的。」





他跪在會堂大哭! 上帝啊!台灣也需要!



當張茂松來到這座山時,當時它還是非常荒涼的一座山,甚麼都沒有,會堂只是一個棚子,邊上束了布、把它圍起來。但他在此看見的,卻是震撼至極的一幕、甚至轉化了其牧會眼界。



「我來到這個地方時,看到這麼多人抱著棉被,躺在會堂裏頭,哇,我一進入會堂我就大哭,那時候沒有人翻譯,我一個人進來,就在會堂裡跪下來,我就大哭,我說上帝啊,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在這裡,他們難道不能去醫院嗎?難道他們不可以去找別的幫助嗎?為什麼來這裡?因為沒有路可以走了!上帝是他們唯一的路!」



看見如此,當時張茂松的心裡很感動,心裡想:「上帝啊,台灣也需要!我說上帝啊,請祢要把相同的恩典給台灣,因為台灣有許多人找不到路走,上帝祢是他們唯一的道路!」





分享這段故事時,張茂松就站在寫有「ONE WAY」(耶穌是唯一道路)英文字造景的前方,讓這段故事聽起來格外有感覺。而從那之後,他即開始結下和韓國教會之間幾十年的情誼。生命也是在這個地方被很強烈的更新。





一位韓國弟兄禱告到凌晨的身影 讓他這位牧師記到如今



不論是每年的訪韓聖會,或是和韓國教會之間的相互來往交流,常可見張茂松不缺席的身影,為什麼這麼喜歡回到這裡?其動力為何?他說:「回到這裡讓我一直回想到37、38年前的故事,讓我一直回到當中,很多讓我震撼的故事。」特別的是,其中一位僅見過一次面的韓國弟兄,其禱告榜樣,影響他直到如今。



「有一次在這禱告山、山墳那邊,晚上在那裡禱告時,我前面坐了一個弟兄,他比我先去,我10點鐘到,禱告、禱告、禱告…….,到了11點多,我想該回去了,結果發現他還在我前面跪著,他跪在我下面一截,跪在那裡喊:『阿爸之』 (音同) (即:아버지,爸爸的意思)。我就想,我這個牧師怎麼可以輸給他,於是我就坐下繼續禱告,禱告到凌晨12點,我想該回去了,結果起來時發現,他還在喊:『阿爸之!』我想慘了,拚了、今天拚了!於是我再坐下去、繼續禱告,結果我到了差不多凌晨一點,他還在喊:『阿爸之!』仍在那裏禱告。我想:『上帝,我輸了…』。」



但,故事沒有停在這。從那以後,每次張茂松牧師閉著眼睛,就聽到那位韓國弟兄在喊:『阿爸之!』,他變成了張牧師的『禱告同伴』。」所以,張茂松喜歡回到這裡,因為,可以更新他裡面的一些東西,不是為了別的,也不是特別要聽什麼道,「不,就是想跟聖靈再一次的面對面,重新回到起初。」





開始傳承教會復興的恩膏 是來自這一個關鍵決定…



張茂松指出,台灣教會是在約1974年左右,第一次認識趙鏞基牧師,現在已經很少人知道這段歷史;那時是學園傳道會的某個聚會,也是第一次全世界百萬人聚集的聚會,台灣教會就跟著學園傳道會來到這裡,因而認識了趙鏞基。



張牧師說:「那時候台灣只是一個廢棄廠。但對趙牧師 “這一認識” 就不得了,帶來了台灣教會風起雲湧,開始來到韓國的一股訪韓熱潮,差不多10多年的時間,韓國的熱潮,是非常強烈的湧向台灣。」



張茂松自己差不多也是在那時,開始認識趙鏞基,並開啟訪韓的旅程,他回憶道:「大約1979或1980年開始來到韓國,我自己覺得那時候,印象很深刻,那個應當是我的『五旬節』。」直到約2005年或2004年,有次張茂松在趙鏞基牧師教會的通宵禱告會中講道,坐在台上時,上帝問他一句話:



「在你生命中對你影響最大的是誰?」張茂松回答:「趙鏞基牧師。」
「當你來到韓國之前,你的教會多少人?」上帝問。
「那時我的教會不到70人。」張茂松說。
「現在多少人?」上帝問。
「現在有700多、800人。(當時為2004、5年)」張茂松說。
「你為什麼沒有變成2千、沒有變成3千?」上帝問。
「我呆在那裏,我在講台上、我呆住了,我說:『上帝,我明白了。』」



張茂松解釋,訪韓過程中10多20年,上帝藉著這間教會幫助自己,但他卻沒有「認定」這間教會,而是到處東找西找,希望找到有一些人可以幫助自己,這麼做,只是希望自身教會成長,沒有別的目的,事實上、坦白說,「很自私」。



上帝說:「你為什麼不認定一個人,讓他做你的『屬靈師傅』,來改變你的整個屬靈生命?於是那時我就認定,我說:「OK、好,趙牧師是我的師父。」從那以後到現在。



也許有一些人會覺得很奇怪,為什麼要這樣?但是我自己清楚知道,很多人來到這裡,都想得到趙鏞基牧師身上的恩膏、加倍的恩膏,想做「以利沙」,但是,他們卻不願意承認,趙牧師是他們的「以利亞」。在以利沙的那個時候,有多少的先知學生,但只有以利沙得到以利亞的加倍恩膏,原因是甚麼?「一個是師傅,一個是徒弟,就這麼簡單。」張茂松說。這個位置對了,所以這個恩膏就傳下來了。




教會復興的雲彩見證 並帶出台灣牧者和港、澳、新、馬,教會的連結



因此自那時,張茂松就打定主意,「我說上帝阿,我只做一件事,別人講甚麼我不管,我就好好跟著趙牧師學習『信心、禱告、聖靈、講道』的功課,我就學這些就好了。」2004年起,他就專心學這些、直到如今。至今教會成長到多少?「從7、800人到3千多人。之後大概很快就爆發,就這樣子,帶來了很大的改變。」




他的這項改變又帶來了甚麼?

「帶來台灣有一群牧者,跟著我們,他們通通決定,就好好跟(學習)這個吧。於是這10多年,帶來了台灣教會一股很大的,應該說這些願意參與、跟隨的牧者,帶來他們生命中很大的更新。」張茂松舉例,如高雄的鄭博仁牧師,以及嘉義的周湘雄牧師,其教會來時只有100多人,這10多年,已成長至450人,成為嘉義最大教會,他們整個生命被改變,諸如此類的雲彩見證很多。



而藉著此項運動,同時將香港、澳門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和台灣的很多牧者連結在一起,「我們變成非常好的朋友、非常好的團隊,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好,我們會很期盼一年裡頭,在這邊可以見一次面(笑),這也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。」





切掉趙鏞基牧師 台灣就沒有這段禱告運動的歷史



趙鏞基現已退休、年紀大了,張茂松說,他所留下來的是 -「很單純的信心」。「非常單純的信心,很單純的就是禱告,所以他的屬靈內涵是很簡單的,沒有那麼多所謂複雜的神學、或複雜的技巧。坦白說都沒有。早期還會教導如何帶小組,現在會發現、這些都不教了,因為不是最重要,『屬靈的氛圍被改變了,才重要』。」



看著華人教會整個被更新、被改變,張茂松感謝上帝,他說,各種團隊的服事都有功效,「但趙牧師他們團隊的影響,是絕對不可以抹殺的,特別對台灣教會的禱告運動,我記得80年左右,真的是他們帶來的,包括禁食禱告、通宵禱告,以及台灣的禱告山,所帶來的禱告運動,如果切掉趙牧師,就沒有了。」所以在台灣教會歷史上,趙牧師是不能夠被切掉的,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。





訪韓,不是泡一次聖靈的澡



談及牧者及信徒訪韓的意義,張茂松認為,是把目光校正,將生命的指北針都校正到上帝,去面對自己生命中非常「根基的問題」,「在這個地方很重要的是,聖靈觸碰他們。」



在這裡,很多人會有異象、方言、特別經驗等,然而,牧者更要知道後面當如何去帶領會友,「把他們帶到持續不斷的生命水流,而不是一次聖靈的游泳;來這邊不是泡一次聖靈的澡,而是成為聖靈的水流、聖靈的江河,在人的生命中持續去奔騰,持續地去影響個人,這是很重要的。」



張茂松提醒,牧者要知道聖靈的工作「不是很膚淺的」,例如單單講方言、或見異象,以為通通說方言、教會就復興,沒這回事;聖靈的工作中,方言不過是起個頭。真正聖靈的工作,是要影響到很深處的,影響到一個人生命的中間,他的個性、習慣、眼光、價值觀念、跟聖靈的關係,那份熱情在他裡頭奔騰,然後持續下去,才重要。



訪韓回去以後,牧者要持續去帶領,不要認為這一次以後可以燒很久,沒這回事,這一次以後、是火點起來了,但後續牧者要知道如何挑旺,如何讓這10多位參與的弟兄姊妹,去燒另外100位教會的弟兄姊妹,牧師要知道這些經驗,如何成為建造教會正面的經驗。